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5-04-02 00:08:21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教案1

教材分析

1.本课的学习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安排了卡通形象的欣赏、设计以及绘画三个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认识卡通图形,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运用所学创作可爱卡通形象的欲望。

2.欣赏完卡通形象,了解卡通形象造型设计特点后,学生将运用所学知识和观察欣赏所获得的感受,动手设计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卡通形象。

学情分析

1.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在工作中在教学工作中一直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潜心研究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因此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美术,在美术世界里找到乐趣,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2.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学生对美术学习积极性高,兴趣较浓。特别是对卡通画,绝大多数同学都爱看、爱画,这是有利条件。

3.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再利用用能力,有待进一步地提高.也有部分学生的造型能力较弱,对待卡通画中的内容分辨力不强,对卡通的本质特点不够理解。

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的卡通片,提高学生对卡通片的鉴赏能力。

2.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3.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觉感受

预备铃响,学生随动画片《大耳朵图图》的主题曲的音乐声有序进入教室,

设计意图:[动画片《大耳朵图图》的主题曲的播放创设了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这个熟悉的音乐声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上课的兴趣.]

二、谈话导入

1.师问:刚才的歌曲同学们听到过吗?它是什么歌?

学生答:听过,是《大耳朵图图》里的歌。

师述:对,这就是动画片《大耳朵图图》。(屏幕播放影碟《大耳朵图图》片段)

2.师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画片?(学生自由发言)

师述:你们知道的真多。那你们最喜欢看什么样喜欢看动画片呢?

(生动、可爱、有趣的.....)。

3.师明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些生动、可爱而又有趣的卡通形象的基本设计方法,学习第二课《卡通大亮相》。(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系列与动画片有关的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对卡通形象更有亲切感,让学生们回想起有趣的动画片,激发了他们对动画与卡通形象的探索)]

三、欣赏启发视觉感受

1.师问:认识这个卡通形象吗?它是谁?(课件分别出示白雪公主、黑猫警长、阿凡提、孙悟空、海绵宝宝、汤玛仕小火车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

2.学生小组讨论:卡通形象与生活中真实物象不同在什么地方?(教师参与到各组中听取意见)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比较验证

教师课件分别显示猫的写真图与黑猫警长卡通形象图及火车的真实图片与汤玛仕小火车卡通形象图,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最后结论――

卡通形象在猫和火车的外形特点上进行了夸张、拟人等设计,使造型更为有趣,更加人性化,更能贴近人的生活。

设计意图:[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堂,更应利用好这门学科的特征,好好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精神,在本课中,我特别设计了一个欣赏与比较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写真图与卡通形象的不同的特点。培养了敢于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过自己的观察、探索和发现。]

四、分析评述掌握特征。

教师演示人物、动物与物品的卡通设计各一(即:阿凡提、孙悟空、海绵宝宝的卡通形象),学生观摩感受夸张与拟人方法的运用。

在此过程中学生口述介绍夸张与拟人――

(1)夸张:可加强形象的娱乐性和幽默感。例如日本卡通人物采用的夸张方式是改变人体的正常比例,将身体缩小、五官放大或省略,以达到一种奇妙的滑稽感。

(2)拟人:这种手法在卡通画中运用得最为广泛。象我国动画片《西游记》、《雪孩子》、《喜羊羊与灰太狼》,美国迪斯尼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猫和老鼠》等,都是优秀的卡通片。它们的共同特点正是卡通形象拟人化。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不同的卡通形象及老师的分类型讲授,学生能够系统地消化知识。教师的演示是直观地给予学生信息的方法。]

五、确定思路设计表现

师生共同一幅苹果的卡通形象。(展示苹果实物)

教师黑板画一苹果的写实简笔画,口述:同学们愿不愿和老师一起把这个苹果变化为一个卡通水果?(生述:愿意)

那你们说出变化方法,老师画。(教师按学生所说画)

学生评价共同设计的作品,教师鼓励,同时针对学生想法缺陷进行进一步设计完善。

设计意图:[设计这种师生合作的绘画方式,也把课堂氛围创造了出来,学生在课堂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从合作的精神中得到快乐,认识团结的力量。]

六、自我实践创作表现

1.学生进行卡通形象设计练习,每人设计一个有趣的卡通形象。

教师巡视指导。(不动笔,只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启发、辅助)

2.选一些表现跳、跑等动态的作业利用投影仪展示。

师问:这些形象老师觉得设计得不错,就是有一点点不足,你们发现没有?

生猜答,师再问:从它们的表示上能看出跑的速度或跳的高度吗?(不明显)

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的设计更明了、生动。

小组讨论后汇报。

师课件显示解决办法――利用曲线、直线、折线等辅助线条增加动势效果。

学生根据所学进行设计完善,修改自己画稿。

设计意图:[美术课也不是一味的教的过程,积极营造一种开放、自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得到灵活性、独特性的发展。]

七、展示欣赏交流小结

1.各小组互赏互评,选出一幅最能代表小组水平,最有特点的作品拿到讲台前。

2.被选出作品的学生利用投影仪将自己作业展示出来,并自评。其余学生谈观后感,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此处隐藏9379个字……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设计和动手操作体验椅子的造型艺术。

教学重点:

椅子的结构、功能等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设计一款造型别致的椅子。

教具准备:

课件、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游戏:用橡皮泥捏椅子。

学生用手中的泥快速捏椅子。

二、新授:

(一)说一说

提问:椅子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小结:椅子由靠背部分(椅子背)、座部分(椅子面)、支撑部分(椅子腿)部分组成。

(二)想一想

1.体验

放三把高低不同的椅子,让学生坐在椅子上尝试感受。

提问:

(1)你觉得这三把椅子哪一把舒适?为什么?

(2)从舒适角度看,椅角、椅面和椅背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A、椅脚:应等于小腿长度,坐下后小腿自然下垂,脚掌正好落地。

B、椅面:以坐为主的椅子,座面深度应该等于大腿的长度,坐下后膝关节的弯处正好到椅边。

C、椅背:能对腰、背和颈部起到全部或者部分的承托作用。

2..探究

看书P38页作品。

提问:一张完整的设计图应该有哪些内容?

小结:外形设计、尺寸、功能介绍。

(三)看一看

欣赏别致的椅子图片。

提问:这些椅子你喜欢吗?喜欢它哪里?

出示课题:造型别致的椅子。

(四)出示学习目标。

三、创作:

1.出示作业要求:设计一把造型美观而且实用的椅子。注意:画好后注意标明尺寸和功能。一定要别致噢!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展评

让学生展示作品并介绍。

五、课后延伸:(课件展示)

1.了解椅子的发展与起源。

2.欣赏古代椅子的图片

小学美术教案14

教学目的:

1、培养想象力

2、学习连环画的创作知识

3、把握连环画的编绘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画面和内容相符

2、用各种方法绘制

电教、教具、学具预备:范画数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好看的图画书

二、讲授新课

师:好看的图画书是我们多年来最亲密的朋友,给了我人美的熏陶、有趣的知识,还有无穷的想像力。

1、欣赏范画

2、讲解创作过程

(1)请学生举例说一说自已所熟悉的一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

分析这些小故事的内容,可将故事分成几段或几个情节,在大脑中将每一个故事情节构思好,构思一定要围绕故事片的主要内容。

(2)当自已脑海里对画面已有了构思,最好赶紧先用铅笔把它勾勒下来。

可以先多画一些小草图,构草图时要考虑构思,草图作为落稿时的。

(3)画草稿

根据情节和小草图,将不同的几个画面完成,注重每幅画面要有一定联系,前后呼应。

(4)最后将草稿勾为正稿,这一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必要的修改,但最好改动不要过大。

(5)添上一定的文字说明。

注:形象尽可能符合故事情节需要,并独具个性。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选用水粉、水彩等工具对例图进行改画,也可以按自已按自已的想法,选择喜爱的方法作画。

4、作业

小学美术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

2、在完成染纸的过程中体会形式美,以感性的形式进一步了解色彩的原色知识;

3、喜欢染纸的过程,并能用染纸作品装饰美化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学生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初步体会染出的画面效果与纸的折叠方法及用色之间的关联。

三、教具学具:

扎染背心、扎染方巾、染纸作品装饰的贺卡、染纸作品、电脑课件、染纸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基本脉络: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欣赏感受、开阔视野――观察探究、了解技法――制作实践、感受色彩魅力――美化装饰、培养设计应用意识――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欣赏感受

1、教师展示扎染背心和方巾,引导欣赏。

(1)教师简单介绍扎染的特点和方法。

(2)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欣赏感受。

(3)板书课题――美丽的染纸

2、欣赏扎染、蜡染、染纸作品,开阔视野、激发探究欲望。 (1)教师演示课件,简单介绍,引导欣赏。

(2)学生讨论交流欣赏感受。

(3)激发学习欲望。

二、观察探究,了解技法

1、观看制作方法视频。

(1)教师播放制作方法视频课件。

(2)提问:制作美丽的染纸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运用了哪些方法?特别提示了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3)学生观看视频。

(4)讨论、发言。

(5)教师小结。

2、探究发现折叠方法。

(1)教师出示染纸作品展板,提示纸张的基本折叠方法和形状变化。 (2)分组探究折叠方法。

(3)学生代表到前面演示发现的多种折叠方法。

3、尝试染纸过程。

4、欣赏撕染、剪染作品,启发创新。

(1)欣赏课本里的撕染作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学生谈自己的设计打算。

三、制作实践、感受色彩魅力

1、学生染纸实践,教师提醒注意事项。

(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

2、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制作。

四、美化装饰,设计应用

1、教师展示染纸画装饰的贺卡作品,引导欣赏,启发思维。

2、学生讨论发言。

五、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学生展示自己的染纸作品。

2、相互交流评价。

3.启发学生制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并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 4、合唱《幸福拍手歌》,尽情享受创作成功后的乐趣。

六、作业要求:

1.每人四幅不同折法,不同色彩的染法。

2.点染时胆子要大,心要细,每染完一张,要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

3.折纸、剪纸可以自己设计花样。

七、板书设计:

美术的染纸

制作过程:折、夹、挤、染、展开。

种染法:浸染、点染、冲染、浓破淡。

《小学美术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